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核发保险中介从业人员执业证书的通知(废止)

时间:2024-06-26 07:37:1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96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核发保险中介从业人员执业证书的通知(废止)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 2002年6月27日 )

关于核发保险中介从业人员执业证书的通知(保监发〔2002〕61号)


各保险中介机构:
  根据《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险经纪公司管理规定》和《保险公估机构管理规定》,中国保监会统一监制了《保险代理从业人员执业证书》、《保险经纪从业人员执业证书》和《保险公估从业人员执业证书》。执业证书由保险中介机构负责核发,各保险中介机构对本单位核发的执业证书应进行统一编号管理,保险中介机构不得向未取得资格证书的员工核发执业证书。
  为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保险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保险市场秩序,从2002年10月1日起,保险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在开展业务时必须主动出示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
  订购执业证书请与北京印钞厂证券分厂联系:
  联系地址: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24号
  邮编:100053
  联系人:魏传禄
  联系电话:010-63543596;010-63520357
  特此通知。


关于征收国营工业、交通企业固定资金占用费的暂行办法

财政部/国家经委


关于征收国营工业、交通企业固定资金占用费的暂行办法
财政部/国家经委




(注解:从一九八三年起,实行利改税办法的企业不再执行此办法。)
为了加强企业使用固定资产的经济责任,促进企业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根据一九七九年七月十三日国务院《关于按照五个改革管理体制文件组织试点的通知》的精神,对国营企业的固定资产实行有偿占用。在国家没有正式颁发国营企业固定资产税法以前,从一九八0年起,先在实行
利润留成的企业中进行有偿占用固定资金的试点,一九八一年准备全面推广。凡进行有偿占用固定资金的试点单位,暂按本办法向各级财政交纳固定资金占用费。
一、国营企业按照每月月初固定资金的帐面余额计算交纳固定资金占用费。
企业应当在清产核资中核实固定资金。凡是用基本建设投资、各种专项拨款、基本折旧基金、各种专项贷款以及其它资金来源购建的固定资产,都应清点计算入帐,确定固定资金余额,并用以计交固定资金占用费。实行按产量计提更新改造资金的企业,过去没有按期冲减固定资金的数
额,经过企业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审查后,将相当于折旧的部分冲减固定资金。固定资金的计算方法按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征收固定资金占用费的比例,根据各个行业现有资金利润率的高低,分别规定如下:
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纺织、轻工和国外引进成套设备等工业企业,月率5~8‰;
冶金、化工、机械、电子、电力、城市公用、劳改工业等企业,月率3~5‰;
农机、煤炭、矿山开采(包括金属矿和非金属矿)建材、森工、铁道、交通、建筑等企业,月率2‰。
国营工交企业交纳固定资金占用费的具体比例,可由各省、市、自治区财政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在国家规定的行业比例范围内,根据每个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低情况分别核定。
三、邮电、民航、县办企业、实行定额补贴和经批准的计划亏损企业,暂免征收固定资金占用费。
个别企业,由于客观原因,按规定比例交纳固定资金占用费确有困难的,应事先提出申请,报主管部门审查,并经省、市、自治区财政厅(局)同意后,可给予临时减免。


在调整国民经济期间,经企业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封存并已停止提取折旧的设备,可以暂时免交占用费。
四、企业的固定资金占用费,应在当月月底以前,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一次或分次就地缴入中央金库或地方金库。具体交库时间,由各地财政部门或监交部门确定。
凡不按规定及时交清应交的固定资金占用费的企业,从滞纳之日起,每日加收相当于滞纳数额1‰的滞纳金。
五、企业交纳的固定资金占用费及滞纳金,均在销售收入中支付。
企业的销售收入减除销售成本、销售税金、固定资金占用费、流动资金占用费以及营业外支出净额后,即为企业实现的利润。
六、固定资金占用费是利润的转化形式,属于各级财政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应按隶属关系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预算,由财政税务部门负责管理监督,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能截留挪用。
一九八0年暂在国家预算收入科目“企业收入类”中,46款“其他企业收入”之后,增设46款之2“固定资金占用费”款级科目。
企业在上交固定资金占用费时,应填具交款书,写明交纳的科目和预算级次。
七、固定资金占用费,从一九八0年一月份起试行。在考核企业一九八0年利润计划时,可将交纳的固定资金占用费扣除考核。
八、实行利润留成的企业,按一九七九年末的固定资金数额计算全年应交固定资金占用费,并相应调整基数利润留成比例。计算增长利润分成时,也要按可比口径。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包干基数和分成比例不作调整。
九、第二、七机械工业部所属企业暂不实行本办法。第三、四、五、六、八机械工业部的所属企业,由于财务体制刚改,实行固定资金有偿占用还有一定困难,待条件成熟后,由国防工办和财政部另行商定执行时间。
十、各省、市、自治区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1980年6月20日

关于无代价抵偿进口货物的征免税规定

海关总署


关于无代价抵偿进口货物的征免税规定
海关总署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第一二二条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无代价抵偿进口货物,是指进口货物在征税放行以后,发现货物残损、短少或品质不良,而由国外承运人、发货人或保险公司免费补偿或更换的同类货物。
第三条 原进口货物已退运国外,或者原货已被放弃交由海关处理,原征税款又未退还,其进口的抵偿货物免征进口关税和工商(统一)税。
第四条 原货短少,而对短少部分已征税款又未退还,海关对于重新补充进口的短少部分的货物免予征税。
第五条 原进口货物如不退运国外,已征税款又未退还,其进口的无代价抵偿货物应分别按下列规定征免税:
(一)机器、仪器或其零、部件残损或品质不良,其进口的抵偿货物,可免予征税。
(二)机器、仪器和其他货物(不包括第三款所列货物)残损或品质不良,国外同意削价并补偿进口部分货物,如品名、规格相同,并且价值不超过削价金额,对这部分进口抵偿货物,可免予征税。
(三)车辆、家用电器、办公室用机器、其它耐用消费品及其零、部件,残损或品质不良,对此类抵偿进口货物也可免税。但对留在国内的原货,应视其残损程度估价征税。
第六条 在进口无代价抵偿货物时,应向进口地海关交验下列证件:
(一)原进口货的报关单;
(二)原税款缴纳证(集中纳税货物应交外贸总公司的结算单复印件);
(三)有关原进口货物短少、残损或品质不良的检验报告书,或与国外发货人签订的协议(或来往函电),或其他确凿的证明。
第七条 进口的抵偿货物如需征税,不论原货是否集中纳税,一律由进口地海关按原货物进口日期所实行的税率和外汇折合率补征税款。
第八条 对于将一般进口货物伪报为无代价抵偿进口货物的瞒骗行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条 本规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规定自一九八五年一月一日起执行。



1984年10月25日